法治網首頁>>
法治網專題>>
物權數字化通道——5G互聯網 發布時間:2022-05-06 13:43 星期五 來源:法治日報--法治網
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,數據成了一種獨立的客觀存在。在大數據時代,數據的所有權、知情權、采集權、保存權、使用權以及隱私權等,構成了每個公民在大數據時代的新權益。 數字經濟時代來臨、企業物權融資需求、民間多元化投資需求,促使“數字化物權”成為商品,“物權+數字化+智能合約”形成了新的業態。 物權數字化的目的:加速物權的流動、交易、變現、成為生產要素。物權數字化海量數據要實現實時交換,對互聯網的承載、應對、交割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。 一、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總稱——5G 5G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總稱,它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的網絡體驗,為移動終端帶來更快傳輸速度的同時,還將滿足未來萬物互聯的應用需求,賦予萬物在線連接的能力。是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。 5G定義了三大應用場景eMBB、URLLC、mMTC,具有三大優勢:eMBB(“增強移動寬帶”)、URLLC(“高可靠低時延連接”)、mMTC(“海量物聯”);提供高速率(10Gbit/秒)、低時延(1ms)、大連接服務(一百萬/平方公里 )服務。 5G的基本特點:覆蓋率增大,傳輸速率提升,延遲減少,傳輸帶寬增加,傳輸成本降低。 5G,以用戶為中心,為更多的應用場景提供更快的上傳、下載速度,覆蓋更廣,連接更多,信號更穩定,成本更低的服務。 正所謂:4G改變生活,5G改變社會。 4G和5G的基本區別:5G的傳輸模式不再依賴于時分和頻分,5G使用BDMA(Beam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-5G)作為網絡接口,以提高網絡的傳輸速度和帶寬。從帶寬的角度來看,其帶寬也會提升到4G的100倍左右,其實帶寬提高的主要方法在于密集的組網: 5G網絡將進一步使現有的小區結構微型化、分布化。目前,工信部已經為國內四大運營商頒發了5G牌照,頻率分配確定。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進步,PC正向移動終端轉型,海量數據增加,不僅僅是視頻、音樂流媒體的日益普及并增加,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的興起,從手機到設備傳感器,從攝像機到智能路燈,更是增加了幾何級數級別的數據。頻段越來越擁擠,同時在線甚至擁塞。為了消除擁堵,更加暢通,5G有了“更高網速、低延時高可靠、低功率海量連接”的特點,應用場景十分優異。 以視頻、游戲為例:超高速率,5G速率最高可以達到4G的100倍,實現10Gb/秒的峰值速率,能夠用手機很流暢地看4K、8K高清視頻,急速暢玩360度全景VR游戲,等等。 以自動駕駛為例:超低時延,5G的空口時延可以低到1毫秒,相當于4G的幾十分之一,遠高于人體的應激反應,可以廣泛地應用于自動控制領域。 以物聯網為例:超大連接,5G每平方公里可以有100萬的連接數,可以廣泛地應用于物聯網。5G還具有 “低功率海量連接”以及“低延時高可靠”的特點。為用戶提供極高的數據傳輸速率,滿足極高的流量密度需求。 “低功耗海量連接”,傳感和數據采集為目標的應用場景:如智慧城市、環境監測等。具有小數據包、低功耗、海量連接等特點。不僅具備超千億連接的支持能力,滿足一百萬/平方公里的連接數密度指標,還可以保證終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,為萬物互聯提供了技術支撐。 “低延時高可靠”:車聯網、工業互聯網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的指標要求,需要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和100%的業務可靠性??s短自動駕駛的反應時間:5G可以達到10毫秒以內的延遲,制動時差產生的誤差從40多厘米縮短到0.5厘米,這也意味著自動控制剎車幾乎等同于人的剎車反應時間。因為5G是在基站邊緣進行計算,自動駕駛數據可在最接近汽車的網絡上處理,而不用上傳到相對更遠的機房。他是通過BBU端功能拆分,核心網部分下沉 “切片”手段,對網絡資源進行了拆分、細化,實現靈活應對。5G將物理網絡按邏輯劃分為N個邏輯網絡,而不同的邏輯網絡,則服務于不同場景。 5G的流量資費將會更低。當下,電信服務的消費市場已經飽和,用戶普及率達到109%,ARPU(每用戶每月平均收入)2018年上半年就下降了51%,遠遠超過國家給運營商的全年下降50%的指標。近幾年,各大互聯網OTT風光無量,運營商只能充當“管道”這樣的背景墻角色。5G來臨,運營商將在增強品牌效應、提升用戶“黏性”上下功夫,5G的每GB流量單價將比4G大幅下降。當然,這也為物權數字化提供了經濟支撐。